贺州在线365网
标题:
一位爱心教育人士的激情:农村教育需要得到大力改善!
[打印本页]
作者:
爱在漓江
时间:
2014-9-11 17:17
标题:
一位爱心教育人士的激情:农村教育需要得到大力改善!
一位爱心教育人士的激情:农村教育需要得到大力改善!
今天能和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商议探讨农村教育问题,彼此交流支教方面的经验体会,感到很高兴。值此机会,我想和大家谈谈这些年来我的一些感想。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人生体验最深刻的地方是无法用语言来传递的,只有让你自己去体验。确实如此,因为我发现,这么多年来,在对于支持农村改善教育和办学条件方面,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和付出,所获得的感受是那么地明晰和强烈。这种由衷的感受,一直激荡着我的心,无时不在脑海中浮现。
1969年元月,我到鹅塘镇华山村插队时,在凉伞和老龙冲教学点担任了几年民办老师。那时教学点的条件很差,环境恶劣,百多平方米宽的教室陈旧简陋,上面有简漏,下面地不平,室内光线暗,室外绿化差,多个年级共一室,课堂秩序乱喳喳。当时我亲自参与这两个教学点的筹办和改善工作,筹办和改善工作的困难和艰辛也是不言而喻的。1977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离开了华山村。人虽离开了,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我无时不牵挂在心,近几十年来,我经常抽空回到那里去看看。因为那里有太多太多的情谊,令我无法割舍。那些热情淳朴的民风、善良好客的村民、质朴勤学的孩子们,令我永远难以忘怀。我已情不自禁地把华山村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把华山村的教育、办学等问题视为自己工作中的一部分。为她的变化和发展而高兴,为她的落后和停滞而伤感。
我记得,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是与教育息息相关的。今年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政协委员殷鸿福说:“建设新农村,离不开教育。只有教育上来了,才能把人口负担转变成人力资源,农村的发展才能跟上城市的步伐。”现在,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必须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当前,我国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依然明显,而华山村当然也不例外,每当我回到华山,看到自己原来任教的凉伞教学点依然是在黑暗的泥墙瓦房做教室,课桌椅子破破烂烂等等,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怎样想方设法地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一直是我在心里琢磨和惦记的事情。还好,这几年,在市教育局及各级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华山村的教育条件慢慢地有了改观。没有支教任务的我也尽了自己的努力,奉献了一点爱心。比如,在华山小学领导的组织操持下,通过与村民们共同努力,凉伞教学点的教学楼终于在今年4月份竣工投入了使用。我不但资助学校添置了新的课桌椅,教学楼落成典礼那天,我还特地为孩子们送上为他们购买的新书包和衣服,以及其他慰问品,给孩子们送去真挚的心意和良好的祝愿,鼓励他们在新的环境中更加努力地学习。
此外,我还给华山小学添置了新的教师办公桌椅15套,并投资7000多元,为学校大门口的空地铺设了彩色水泥六角砖;5月份利用放假时间再投资2万多元,也把华山小学篮球场周围的空地铺设上彩色水泥六角砖,捐资了8000多元通向学校的道路等。
一如既往地支持华山小学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校园美化工作,使学校有一个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第二故乡的支教工作我做尽了全力,对其他地方学校的支持我也毫不例外。2003年,我还参与和支助了公会镇解元小学的教学楼建设;常言道,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我深知这句话的含义。我单位职工潘某的子女两人同时考入大学,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法为子女提供入学的经费,我承诺每个学期支助400元,直到该职工的子女大学毕业,同时多年以来,我还一直坚持资助多名的贫困学生,使他们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业。并鼓励他们形成一种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友爱互助,立志成材,报效祖国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和造就自己,尽早成为对祖国和社会有用的人。多年来,在支持教育事业心,改善办学条件,助资扶持贫困学生方面共捐献人民币和物资折款达 元。今年只要自己还有能力,支教助学的行动就不会停止和放弃,这也是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对支持和发展党的教育事业应尽的一份微薄之力。
从我市看,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大滞后于城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目标和措施,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很难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很难在农村的到落实。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支教助学,人人有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不是图功图名,更无利可图,但几十年来,善良淳朴的村民们那纯净的心录,质朴勤学的山村儿童们和贫困的学生那渴求知识的眼神,时时在震撼着我的良知,使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支教助学是一种责任感,是神圣的历史使命,能为村民和孩子们解决点困难,能为改善农民教育工作办些实事,尽一点微薄之力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和乐趣。像华山村这样的农村学校在我国、我市远不止一个,渴望入校求学而又贫困待助的孩子们有千千万万,他们都希望得到社会的关爱,都希望获得热心人士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帮助。为了让贫困与落后更快地远离农村教育,为了使更多的类似华山村这样的学校的面貌能够获得彻底改变,我将一如既往,继续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农村教育事业能够在社会各界部门人士的关注和资助下,插上腾飞的翅膀,奋力高翔!
作者:
爱在漓江
时间:
2014-9-11 17:23
作者:
我家小妹
时间:
2014-9-11 20:02
不错哟,值得学习.
作者:
zjd
时间:
2014-9-15 10:50
作者:
水在一方
时间:
2014-9-24 06:48
作者:
老妖
时间:
2014-9-24 08:14
农村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让大部分学生不再做留守儿童,估计农村小学教育就会有改善。
作者:
贺州播报1
时间:
2014-12-3 12:11
赞一个!
欢迎光临 贺州在线365网 (http://www.hzzx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