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本报报道了玉林市博白县水鸣镇西塘村的4兄妹父亲病逝母亲出走后仍然自立坚强,经常上山割草挣学杂费的感人故事(详见本报9月4日4版《4个草一样的孩子》,5日、6日、7日、9日均有跟踪报道)。事情已经过去了近10天,但关注4兄妹的爱心力量并未停止。昨天上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负责人致电本报,告知4兄妹获得了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
获万元奖金
4兄妹的故事
充满正能量
4兄妹的自立自强感动了很多人,这一满满正能量的故事,被阿里公益发起的公益活动“天天正能量”投票选中,获得“正能量”第62期一等奖,奖金1万元。
正如当代生活报总编辑陈璞写的颁奖词所说的,“自从前年父亲病逝、母亲离家出走后,玉林市13岁的冯友和12岁的冯妹、10岁的冯朝惠及5岁的冯海军就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暑假里,他们有时在家帮婶婶编织竹篮,有时上山割草卖挣学杂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寒,让他们更加自立自强。虽然生活给了他们艰难困苦,但是我们相信社会的关爱与温暖,相信这群孩子的坚强与自立,定会让他们这一家渡过难关。”
记者第一时间把获奖的好消息告诉了4兄妹的叔叔婶婶,他们有些不敢相信,直到记者解释后才连连道谢。今天,记者将再赴博白,届时会当面告诉几个孩子他们获奖了。希望孩子们能体会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继续坚强地生活下去。
由于4兄妹中年龄最大的才13岁,还没有办理身份证和银行账户,这1万元正能量奖金将放在孩子二叔冯官成的账户里,由其代管,并接受媒体的监督。
爱心如潮涌
新疆的爱心人士
也想帮助他们
虽然距离第一篇报道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但每天仍有爱心人士打电话到记者这里,询问4兄妹的情况,并询问如何才能帮助他们。
9月10日,来自玉林的陈女士打电话来说,她在深圳的朋友看到报道后很受触动,想给孩子捐1万元,目前钱已经交到陈女士手里,陈女士希望近日亲自下去看看几个孩子,并把钱交给他们。
还有来自黑龙江和桂林的热心人士找到记者,希望记者能提供孩子们家里的地址,他们好寄些衣物和学习用品过来。
在湛江的冯先生表示,冯氏宗亲会得知此事后,在内部发起了募捐倡议,目前捐款已有2万多元,待程序办完后,会把捐款交到孩子们手里。
最让记者触动的是,远在新疆的爱心人士也在关心着冯友4兄妹。9月10日,新疆乌恰县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辗转联系到记者,表示该县一位女企业家想把几个孩子接到新疆读书,或者长期资助他们。
捐款8万多
本报稍后会公示
本报一直在关注4兄妹的事情,相关报道也在跟进。截至昨天,4个孩子收到现金捐款约3.2万元(其中的1.2万元为企业捐赠,每个月领取1000元,共1年,目前首个月的钱已捐出),账户捐款1.2万元,“天天正能量”奖金1万元,若加上冯氏宗亲会募集的2万多元以及深圳爱心人士捐的1万元,将有8万多元。对于最终的捐款数额,本报稍后会再作公示。
其实,除了孩子们的生活问题,还有不少人担心他们的教育问题,“再多的钱,如果教育不好,他们的命运也很难改变。”
早在几天前,南宁市琼林学校的负责人就联系了记者,表示该校能接收4个孩子读书,小学至初中的费用全免,高中也会继续资助。今天该校负责人要亲自到4个孩子家,征求孩子叔叔婶婶的意见,并商量接下来的细节问题。本报记者和校方一起前往,继续关注孩子们未来的路会如何走。
此外,来自玉林的、要代深圳朋友转交1万元捐款的陈女士也会和记者一同前往。
本报近日持续关注草一样的4兄妹的生活变化以及爱心人士的善举
欢迎光临 贺州在线365网 (http://www.hzzx365.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