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在线365网

标题: 《花桥荣记》传说 [打印本页]

作者: 玫瑰花    时间: 2016-11-20 21:22
标题: 《花桥荣记》传说
                             【桂林有文化】你每天吃的那一碗桂林米粉,串起了两岸文化血脉!10月26日,“第七次两岸人文对话”活动在桂林举行。当晚,根据台湾著名桂籍作家白先勇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花桥荣记》,在桂林大剧院为海峡两岸出席会议的贵宾奉献了首场演出。

1937年7月11日,白先勇生于广西桂林,父亲白崇禧是中国国民党桂系将领,母亲名马佩璋;白先勇排第八,另有九名兄弟姊妹(只五人还在世),电台名人白韵琴则为他的堂妹,而家族大多仍居住在台湾。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因此他的童年时间多半独自度过。

抗日战争时他与家人到过重庆、上海和南京,后来于1948年迁居香港,就读于喇沙书院。不久之后在1952年移居台湾

桂林荣记是台北长春路上的一家米粉店,老板娘是从桂林来的。他爷爷从前在桂林花桥开的米粉店是家喻户晓的,她由此得了个“米粉丫头”的雅号。后来她嫁了个军官,当了几年官太太,不料苏北一仗打得她丈夫下落不明,她便随军撤到台湾,开了这家米粉店。

常来光顾米粉店的大多是些小公务员,不少是老板娘的广西同乡,许多人常年在这里包饭。

《花桥荣记》的故事便是这样开始的……

演出过程中,桂林元素得到了诗意的表达。花桥、漓江、桂剧、桂花、桂林风情等桂林文化符号,成为推动人物情感通向戏剧高潮强大的动力。桂林米粉的老作坊也被搬上舞台。观众不仅看到了传统米粉制作中磨浆的老大磨、老蒸锅、石臼木杵、老式榨粉机,还见识了米浆滤水、米粉蒸煮、米粉揉团等米粉制作传统工艺。桂林米粉的熬汤秘方、马肉腌制的独门绝技,也随着剧情的发展一一解密。

据悉,为“两岸人文对话”活动奉献首演之后,《花桥荣记》剧组将回到南宁,在广西明星剧场继续公演。

来源于:微报桂林




作者: 玫瑰花    时间: 2016-11-20 21:24
好吃




欢迎光临 贺州在线365网 (http://www.hzzx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