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厚暖的事迹,在昭平,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摩托车成为农村群众主要的交通工具。偏远地区的群众不办理摩托车牌证,不考驾驶证,大量无证营运、无证驾驶的现状,已成为昭平县农村交通安全的重要隐患。
面对这样的交通安全状况,刘厚暖深入农村基层调研,查找交通隐患的原因。发现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成为群众办证难的主要原因,而不办证又是农村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掌握了情况,喜欢创新的他,一个“流动车管所”办证模式在他的脑海里生根发芽。
从此农村的集市边、农家的瓦檐下就成了刘厚暖的办公地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是他的真实写照。15年的风风雨雨, 刘厚暖陪伴“流动车管所”一路走来,苦了自己,方便了群众,深受边远地区群众的欢迎,被人亲切的称为“暖哥
15年来,他的“流动车管所”累计下乡开展车管业务便民服务2000多次,行程达50多万公里,办理车管业务4万多单,为群众节约到县城培训、考试的食宿费、往返车费开支400多万元。
15年的坚持,不由的让记者对刘厚暖的工作产生了好奇,向刘厚暖询问后,他告诉记者:“流动车管所前往农村办理业务,必须要赶早,去太晚了,群众已经去做农活了,所以有时候去较远的地方,凌晨4点左右就得出发了,而且有时候一忙就得忙上一天,连午饭都没有地方吃
来源于:贺州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