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在线365网

标题: 【健康】春节期间,吃这些药时千万别喝酒,否则后果很严重! [打印本页]

作者: 潇潇    时间: 2018-2-17 22:03
标题: 【健康】春节期间,吃这些药时千万别喝酒,否则后果很严重!
吃着药、喝着酒,这可真是要命的事!

  您可能不知道,有的药和酒就是“相克”,轻者加重肝脏负担,重者可能引起肝脏坏死、昏迷,甚至死亡!

  所以,一定要记住下面这些药,吃了就千万别再喝酒!

  有人劝酒时,直接说“对不起,我在吃药”。

这些药和酒同服很危险!

感冒药+酒
=肝衰竭
  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及缓解疼痛。而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

  过量饮酒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内的谷胱甘肽,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

头孢类+酒
=毒药
  头孢类抗生素加酒就等于毒药,因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体内先转化成乙醛,继而在酶作用下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而头孢类抗生素会抑制乙醛继续转化排出,乙醛积蓄过多可导致患者出现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胸闷、心悸、视觉模糊、腹痛、腹泻、气急、出汗等症状,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急性心衰、心肌梗死、休克等严重症状。

  用药者饮酒后5~10分钟即可发病,反应持续30分钟至几个小时,严重者甚至会致命。



抗心绞痛药+酒=
头痛、休克
  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等抗心绞痛药物,如果在服药期间饮酒,可引起血管过度扩张,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解热镇痛药+酒=
消化道出血
  解热镇痛药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如果服用该类药物时大量饮酒,可使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和乙醇的双重刺激,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降糖药+酒=
低血糖休克
  在使用优降糖、降糖灵、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血糖药期间,不能同时饮酒,因为酒精具有增强这些药效的作用。两者相遇,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性休克,危及生命。



抗癫痫药+酒=
药物失效
  长期饮酒可降低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的浓度和疗效。如果在服药的同时或过后不多时就饮酒,会使药效迅速丢失,从而大大降低治疗作用,导致对发作不易控制等。



肠胃炎药+酒=
更易醉酒
  痢特灵(呋喃唑酮片)主要用于一部分肠胃不好的人,比如细菌性痢疾、肠炎等。服药后,胃肠不适可以很快缓解,但如果此时喝上点酒,就会感觉醉得比平时要快,口渴、头晕眼花、面部和全身皮肤潮红、心慌气急,表现出醉醺醺的样子。

  痢特灵不仅有抗菌作用,还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服用后在肠道内会生成羟乙胺的代谢产物,使机体对酒精的敏感性增强,因此即便只饮少量的酒,也容易导致醉酒。因此,服用痢特灵药片时禁止喝酒,如已停药也应在停药半个月后才能饮酒,否则仍可出现醉酒症状。因为,被痢特灵抑制的体内单胺氧化酶活性要在停药两周后,才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温馨提醒:
  在服药期间以及停药后的两周内都不要饮酒,还要注意避开一些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或药物,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饮料等。


(图源自健康时报)
(来源:健康时报、羊城晚报)


作者: 贺州赌石    时间: 2018-2-20 10:40
学习了




欢迎光临 贺州在线365网 (http://www.hzzx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