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昭平不平,蒙山不山的传说--原创

[复制链接]

351

主题

1442

帖子

4172

积分

贺州普通市民

积分
41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4 11:53: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来去匆匆 于 2017-10-4 11:56 编辑

        昭平马峡号称小三峡
  
昭平县城俯瞰图

昭平宝塔公园的宝塔

        昭平县和蒙山县都是临近的县城,这两个县城虽然距离很近,两县县城相距不足120里路,基本都是紧紧挨着的县城,然而两县的地形地貌完全两样,天差地别,昭平县是由桂江通过,桂江两岸都是怪石林立、风景秀丽的崇山峻岭,土地资源十分贫瘠,号称九山半水半分田。而蒙山恰恰相反,基本都是地势平坦,土地资源十分富庶的地方。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山。一个带平的地名不但不平,反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地区;而一个带山的地名,倒是十分的平坦富庶,不符合一般人的想象,造成这种名字和地名对不上号的情况,确实是令人捉摸不透,原来造成今天昭平不平,蒙山不山的地名与实地不一致的说法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至于有多久,都是流传的故事,当地老百姓并没有像官方的做法,写出什么县志还是什么地方记载,把这个故事详细的记载在书籍上流传下来,说是某年某月某日的发生的一个故事。广大目不识丁的老百姓,基本上知道的就是口头传说故事,都是老人们代代流传下来的说古代的故事。在夏日农闲季节,或者在冬季烤火的季节傍晚,老人们带着小孩一起玩耍,为了让小孩不要在暗地里乱跑引发危险,同时也是为了教育小孩,便向小孩讲述古代流传的故事,便是昭平当地俗话说的讲古。
        相传昭平和蒙山的地名并不是现在说的地名,而都是相反的叫的,以前桂江沿岸的地名由于山多,地势险要,水汽雾气比较重,一年到头长达200余天早上都是雾气迷蒙,远处山也都是迷蒙的一大片,所以被叫为蒙山。而以前附近的县,被叫做昭平,因为昭平一带都是地势十分平坦的地区,当地也是十分的平坦富庶。
        古代的官员是拿官印凭证到地方上任,传说中第一任到昭平、蒙山的县令都是大字认不了几个的将军,这传说的第一任县令可大可能就是秦始皇南征百越地区,在修建好灵渠,秦军沿着灵渠不断的攻城略地,然后沿着各条河流富庶地区建立一个又一个的乡镇和县郡,而昭平和蒙山的变化就是发生在秦始皇南征以后秦汉之间的故事。正是这第一任的县令搞错地方上任才使得昭平和蒙山这两个地名大调换,变成了昭平不平,蒙山不山。
         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古代官员任命的规则和方法。在隋唐以前,科举制度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官员任命基本就是两大类,一类是将军通过作战勇猛攻城略地占领下来,由朝廷封赏为有战功的将军就地任命为当地官员,一类是通过大家族大门阀的制度,由上级朝廷推荐大门阀内部人员任命官员。当然古代战争比较频繁,特别是秦始皇建立的军功制度,基本都是以战功封赏模式,朝廷把一些有作战勇猛有战功的将军安排到新攻下的地方任命为地方官员。利用这些将军来稳定当地,建设当地。经过数年或者数十年以后,当地已经没有战乱影响,便是采取门阀推荐制度,推荐有能力的人管理和建设当地。而昭平不平,蒙山不山便是来源于第一种情况,就是由第一任县令将军拿官印凭证到当地弄错地方上任造成的。
         相传第一任朝廷的封赏的将军县令,具体叫什么名字没有流传下来,拿着官印凭证就到当地上任。昭平和蒙山是属于攻城略地拿下的地区,也是新新建立的县城,把当地划分为昭平、蒙山两个县城,并且这两个县城相邻,两县相距不足120里路。去昭平县上任的第一任将军拿着朝廷封赏的官印凭证首先启程赶往昭平县。由于昭平县和蒙山县都属于临近的县城,加上当时两县刚刚划分,刚刚到任的将军县令,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个属于昭平县,那个属于蒙山县。拿着昭平县县令的那位将军官员,到达以前叫做蒙山的地域县衙,看到县衙处于桂江西岸,山清水秀,雨雾迷蒙的桂江美景,就喜欢上桂江这种奇秀山险,风景秀丽的蒙山县。以为这就是他要上任的县城,便在当地上任,把原来的蒙山一切都是按照他拿的昭平县官印凭证重新命名当地。当地低层官员或许是因为这位第一任县令是一位将军。又听说将军有赫赫战功,是从战场死人堆里走过来的,低层的官员担心不听从将军的命令会被将军责罚,严重还可能造成脑袋不保,所以不敢指出将军到错地方上任。并且第一任将军县令拿到的朝廷官印凭证都是真的官员凭证。所以一切都是按照第一任将军的说法去做。然而拿着蒙山县官印凭证的另一位将军,或许就是这位将军的下属,拿到的是蒙山县令官印凭证,蒙山由于是山区,土地资源贫乏,加上又是后面拿着官印凭证到蒙山上任,一到当时的蒙山时候,发现已经有拿着昭平县县令的原来上级将军在当地上任,并且将军十分喜欢在风景如画的当地做县令,加上又看到当时的蒙山县都属地势险峻的山区,土地十分贫瘠,而临近的原来将军本来需要上任的昭平又是一个土地十分平坦和富庶的县城。在古代,土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源,土地就是财富,看到将军搞错地域上任,而自己的上级将军又是十分喜欢当地的美景,便是将错就错,所以拿着蒙山县官印凭证的县令白捡到一个便宜,本来就是拿到土地资源很少的蒙山突然变成土地资源很多的昭平,加上又是自己原来上级,便就拿着蒙山县官印凭证去到昭平上任。
        就这样,以前的蒙山和昭平在第一任上任的将军县令拿着官印凭证搞错地域上任,昭平和蒙山地名便被大改变,两个县的名字便对调过来了,昭平县和蒙山县便在当地固定下来,便造成地名与地形地貌不符的情况,所以当地都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俗称,那就是昭平不平,蒙山不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贺州在线365网  

GMT+8, 2024-6-14 14:24 , Processed in 0.114736 second(s), 33 queries .

运营商:贺州八金风讯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 2013-2018 贺州在线365网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3236号-1
广告客服热线:0774--5123365 技术支持:181784650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