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八区 | 定西地震安置房被指豆腐渣 墙砖可抽出
劫后余生的苏孝中陷入了新的“劫难”。
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苏孝中夫妇抱着还在睡觉的孩子刚跑出房间,屋子就塌了。 得益于定西地震异地安置政策,在住了两年帐篷后,2015年8月,苏孝中一家成为地震移民,住上了漂亮的安置房。
7.22岷县漳县6.6级地震省内异地安置区纪念碑矗立在村头 可没住多久,苏孝中初见新家的喜悦就消失了。“就是个门面货,不中用”,苏孝中摸着墙上的裂缝,回头看了一眼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孙子孙女,眉头蹙在一起:“娃娃们每天在墙根底下跑来跑去,院墙要是倒了,娃娃们命就没了。” 据苏孝中所在的富坪村村干部介绍,全村共1095户,有超200户人家的安置房存在安全隐患,有村民家的房屋墙面透光,有的甚至可以徒手将墙砖抽出。
土木工程专家认为,这样的房子“有随时倒塌”的可能。“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调查发现,房屋质量和安全隐患的背后,疑似存在官方监督不到位、承建方低价竞标、违法分包等问题。 对于村民的质疑,定西市政府通过网络回复称,安置区民宅工程质量合格,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达到设计要求,不存在工程质量隐患。 安置房是个“门面货”
去年8月,苏孝中举家从岷县山区搬到靖远县北湾镇寺儿坪安置点之一的富坪村,成为地震移民。 根据甘肃省委、省政府的规划,2015年8月中旬,岷县、漳县1690户7713名受灾群众集中搬迁到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寺儿坪、五大坪。 刚到新家,苏孝中很激动。安置房青瓦白墙朱红大门,独门独院整齐划一,跟岷县山区的家风貌完全不同:“一排排的房子可漂亮,跟城市里的小别墅一个样!”
青瓦白墙的安置房一排排漂亮整齐好像小别墅,但住进去却问题重重
搬进新家没几天,苏孝中才发现安置房只是个漂亮的“门面货”,一场大雨就让它现了“原形”。前院的唯一一个排水口“好像个摆设”,后院成了个小池塘,积水淹到小腿肚。厕所在后院,全家人只能趟水上厕所。 苏家后院的墙上至今依然留着那次积水的印记:离地面高20厘米的水印,清晰可见,贯穿了整整一面墙。
寺儿坪安置区25号苏孝中家后院墙上,积水留下的印记离地约20CM。由于排水设计有问题,下大雨时后院积水没过脚踝。
被淹的不止苏家一户,第一场雨过后,多户村民给后院加盖了顶棚,还在地面上用水泥抹了一个小“水坝”,用来拦截从前院流过来的雨水。 积水的烦恼还没散去,很快,苏孝中发现更严重的问题,房子北面的主墙墙根处与地面之间裂了一条长长的缝。他担心,积水会从裂缝处灌入房子的墙面,甚至地基,最后,令房子倒塌。 并且,这样的缝在苏家不止一条。
“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看到,一道2米2长的水泥“疤痕”爬在厨房的内墙上。据苏孝中介绍,这条“疤痕”是为了补一道三毫米宽的裂缝留下的。 此外,院子四面墙上的柱子与墙面之间均有裂缝,四五条纵向的裂缝都是沿着柱子从墙头裂到墙根,最大的裂缝达到5毫米左右,通过裂缝能看到墙外的光。
苏孝中家,房屋和院墙之间有一条宽约一指的缝隙。 看着院子里那些令人不安的裂缝和正在玩耍的孙子孙女,苏孝中觉得心都悬起来了。
超200户房屋存质量问题 苏家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随机走访富坪村内8户安置房,发现几乎每家都存在着院内积水严重、地基下沉、地皮发空、墙面裂缝、墙灰剥落等问题。 北湾镇驻富坪村干部赵雪平对“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介绍,从岷县迁到富坪村的灾民共1095户,经过村里初步统计,至少有超过200户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还没有统计完,但肯定不止200户。”
来源: 北京时间调查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