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不回我消息?”“谁让你发的是语音。”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991

帖子

3197

积分

贺州普通市民

积分
31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14:57: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你给对方发一条微信,对方却回你N条十几秒甚至几十秒的语音。
自从2011年推出以来,微信作为一款简单轻便的即时通讯软件,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强大的语音消息、语音和视频通话功能让很多人逐渐减少了打电话的次数。
按一下键,动动嘴皮子,嗖地一声发条语音,又快又省事。
于是不少人开始依赖这个功能,甚至连个“哦”、“好的”都要给你发语音。
前两天我正在开会,微信上有一个朋友给我发来了一条语音。本想会议结束再听,没想到,紧接着又是两条40多秒的语音。急忙回了一句:“在开会,有什么事儿打字说吧。”然而等到的还是一条语音……
开完会后,我赶紧点开信息,怕她有什么要紧事。结果戴上耳机听了将近5分钟的语音,其实就在表达一个意思“不是什么急事儿,有空帮我的朋友圈点个赞”。
而在我说了在开会后,她回复的那串语音竟然是“打字太麻烦”……
气得我想要立刻把她拉黑。
之前在朋友圈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希望能增加一个开关,关闭后就不允许任何人给我发语音消息。”
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开始对语音消息产生抗拒?
“不要为了你的方便,而给我带来不便。”
记得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说:发文字是方便别人,麻烦自己。发语音是方便自己,麻烦别人。
的确,语音这种东西在很多时候真的不方便收听。尤其是碰上开会、上课的时候时候收到语音,恨不得隔着屏幕掐死对方。
想用听筒,发现没声音,一拿开,外放了,结果被一群人听到;
想用听筒,发现听不清,不得不调音量,调好音量,发现声音太大,于是再次调音量;
想用听筒,发现没声音,一看,原来是脸碰到屏幕暂停……
……

相信很多人在经历过以上尴尬之后,在不方便收听的情况下,就选择先将这些信息搁置,然后等到方便的时候,就忘了……
有人说,不想一句一句听,可以语音转文字啊。
是,语音转文字是挺方便,正常的画风应该是这样的:

但如果碰上普通话不标准的,就会变成这样:

自此之后,我放弃了语音转文字这项耗费脑细胞宏大的事业。
“看君一行字,胜听十条语音。”
比起文字,语音消息可以说是一种非常低效的存在。
文字一眼扫过去能看完很多信息,而语音消息,发送者说10秒就要听10秒,说1分钟就要听1分钟,如果听不清,还得反复听。可见,比起文字信息,语音要花费的时间成本要高得多。
周末和朋友逛街,刚见面没多久,就看她往耳朵里塞耳机,问怎么了,说在听客户语音消息;
在商场逛着逛着,人忽然没了……扭头看见他在角落里站着,问怎么了,说找个人少的地方听客户语音消息;
饭后去看电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出去了两次,问他怎么了,还是在听客户语音消息。
好端端一个周末,就这么被语音消息给搞的支离破碎……
“不能复制转发、没有进度条、无法暂停,你为什么要发语音?”
在职场中,有些人确实喜欢发送语音,他认为语音比文字来的快,重要紧急时刻能马上传达到位,省去了打字的麻烦,或者里面还不容易出现错别字。
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语音发起来的确很方便,需要打很多字的内容能用一句长语音就都被概括其中,但这种方便只限制于发消息的人。
一段60秒的语音,可能有很多个点需要回复,微信语音没有提供进度条,唯一的办法又得把这个语音重新听一边,想象一下,我听到10秒的时候想到一个东西要回,我打字去了,后面的就没有听清了,于是一切又要重头再来……
这样一来二去,难保不会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
怪不得有人说:语音猛于虎也。
“发语音就是没素质学历低?”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种言论说”学历低的人才爱发语音“,私以为发语音和学历高低无关,更多的是与情商有关。
聪明的人应该知道,其实语音消息最适合两种人,一是亲人之间,二是爱人之间。
父母年纪大了不爱打字,但还是时时刻刻惦记着在外打拼的你,想跟你说说话,听听你的声音。
女朋友撒娇,你想感受她的快乐情绪,回个语音逗她玩,这是文字和表情包传递不了的。
听到这些语音都是满满幸福感,给他们回语音也不用考虑太多,他们心里也想多听听你的声音。毕竟这是爱和感情,在她们面前,时间算什么,浪费再多的时间都值得。
再者就是不得已的情况,比如赶路时手机收到一条微信消息需要立刻回复。
否则,尽量发文字消息,这是对对方的“高级”尊重。
《奇葩说》第四季的一个辩题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算不算一种美德”,对于“添麻烦”这件事的界定,蔡康永的说法很值得认同,那就是要通过我们的人际关系来定义“添麻烦”。
我们在发语音消息之前应该思考一下和对方的关系,毕竟语音消息是要多耽误对方的时间的。我们要具备这样的意识,免得让人觉得我们不懂礼貌。
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聊天的方式简单点。
“嗯…那个…对了…我想说的是,其实你知道的,就是…那个…我认为这个事情呢,如果要让我来看的话,应该是,哎呀,我声明,你别误会,就是…就是…你说的虽然很有道理的,可是…那个…我有个想法啊......”
这样的语音消息,抱歉,我真的不想听,更不想回。

(图源自网易新闻)
(来源:网易新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1

帖子

385

积分

贺州初级市民

积分
385
沙发
发表于 2017-9-13 09:1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别再盗我ID了 于 2017-9-13 09:14 编辑

我也有对微信的相关功能和人的使用习惯而提出自己的异议
语音功能也是,发语音信息有时候极不方便和麻烦,一个是如果对方普通话不标准,录音时说得太急太快的话一时间没听清楚,要是对方在吵杂的地方录音的话更是受到干扰;二是发语音信息和听语音信息在人多的公共场合不方便,对话属私密的,被身旁的人听到了多不好意思 所以打字还是方便些而且干脆,虽然说打字慢一点,但是有字句的表达不管你是什么口音的话,都能通过文字一次性让对方看清楚意思。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的人聊天时习惯一小段一小段的发送字句过来,比如问问题
“你是不是经常……?”
“你认为他是…… 的吗?”
“哦,那其他对你有……吗?”
…………
  像这种一段一段来问话或者对话的分段方式为现在人的聊天打字习惯,对我而言,出于尊重,你问几个问题我就一次性回答完,这样看起来都方便点,一次性打完两三个问题的一行字让你看得一目了然,不用一排接一排的打,所以对方会问我你很忙吗怎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因为我在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打字来做一次性回答你这两三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991

帖子

3197

积分

贺州普通市民

积分
319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5:43:38 | 只看该作者
别再盗我ID了 发表于 2017-9-13 09:11
我也有对微信的相关功能和人的使用习惯而提出自己的异议
语音功能也是,发语音信息有时候极不方便和麻烦, ...

懂的人,会安照你说的做:打字聊天,不懂的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贺州在线365网  

GMT+8, 2025-5-12 06:24 , Processed in 0.121535 second(s), 32 queries .

运营商:贺州八金风讯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 2013-2018 贺州在线365网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3236号-1
广告客服热线:0774--5123365 技术支持:181784650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