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的神话曾经是一代人的精神象征 那时候始建于1961年的华西村,改革开放后在原村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 家家户户住别墅开豪车、存款千万,成为中国最富裕的村庄之一。 当时最有名的说法是,华西村入赘的女婿,可以分房子,送钞票 这种说法,让很多屌丝男士想入非非。 可随着吴仁宝的传奇人生落幕,华西村的神话也开始变成了雾里开花。 曾经一度网传,华西村骗局 那么,真正的华西村到底是什么样子,华西村到底承载了什么样的精神寄托, 而华西村衰落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 与其说是一个村,不如说它更像一个庞大产业矩阵的企业集团。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华西集团旗下公司共有208家 产业涉及钢铁、纺织化纤、材料、商业、其它等5大板块,总资产541.93亿元。 在华西村诸多的产业中,钢铁、纺织、旅游是三大支柱。 那么既然是主营业务,主营业务的产业机构以及市场环境就成为了华西衰落的第一要素。 近两年来,钢铁市场走低,钢铁行业是资金和劳动密集型行业 许多企业的职工人数都成千上万。越亏损越不敢停产,中国大多大型钢企均是如 而纺织业毛利率也在下降,纺织行业和钢铁行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 自身的技术竞争力差,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这类产品需求量大,容易快速发展 但是随着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型,华西村并没有及时的利用资金优势 进行技术甚至开拓其他高新产业,这导致了前两大支柱的衰落 而华西村的旅游业虽仍具特色,但却高峰已过, 凭借着,人为的炒作,炫耀,而没有实际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资源。 目前的客流增长已经乏力 因此,华西村的支柱产业成立衰落的第一要素。 如果第一个原因是产业,那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治因素 此前报道显示,华西31个正副书记,5个是吴仁宝子女; 华西90.7%的可支配资金,掌握在吴仁宝4个儿子手上。 即便如此,吴仁宝依然认为这不是家族制。 尽管我们不能把家族企业当成“落后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关系”的代名词 但是,中国家族企业确实存在很多这样的弊端 如排外心理、任人唯亲、人情管理、滥用权利、缺乏激励和缺乏企业文化等 都是中国家族企业的弊病。 据悉,华西集团的要职均由吴仁宝家族成员分管 从长期来看,高度近亲繁殖的企业必然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姑且不论外界对于华西村日趋家族化的管理模式的争议 单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说,“家天下”的企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虽然吴协恩不把华西村389亿负债当回事?情况未必这样。 在吴协恩接班头一年,华西村的产值翻番达到220亿元 有人统计这个数据相当于吴仁宝苦干40多年创造产值的总和。 成绩虽然显著,但大多人都视为吴仁宝“扶上马,送一程”的结果体现。 吴仁宝在去世之前,就曾给新班子定下“努力一千天,创造一千亿”的目标。 吴协恩接手华西村“新掌门人”这些年来,确实做了很多事情 他也希望能在他的带领下把华西村带入下一个辉煌的十年。 只是,这个大时代形势万变,在他还没来得及全盘布局的情况下,一些问题开始显现。 实事求是地说,在企业发展初期,能人经济决策层次单一、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运行要求,加上类似老书记吴仁宝这样对市场具有特殊超强嗅觉的“超级能人” 具有快速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因此华西村才得以发展壮大。 但是,即便是吴仁宝这样的“超级能人”也有犯错的时候, 例如花几十亿元搞出来的320多米高的大楼,每天管理花费就成了华西村的庞大负担。 2003年76岁的吴仁宝将自己执掌42年的华西村最高权力移交给了四子吴协恩 实际上还是“能人经济”的延续。 但能人经济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能人的生老病死等, 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往往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来源:华讯财经 转自:北京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