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镇是昭平县人民政府驻地,是昭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朝梁(公元502---551年)为静州治,隋降县治。1926年始设镇。距贺州市133公里,桂林市175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昭平至黄村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水路交通上接漓江,下汇西江、珠江,常年通航能力在150吨以上。全镇辖14个村委会4个社区,总人口8.114万人,汉族占96%余为壮族、瑶族。操粤语、西南官话、客家话。总面积343.9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9975亩,林地面积27033公顷,森林覆盖率85%。辖区内林业、水力、旅游等资源丰富,是全县产茶大镇,裕礼、龙潭“八角村”远近闻名,龙潭村“万亩竹海”让人流连忘返,江口村是全市闻名的桑蚕村,富裕、裕益等村年产蜂蜜110多吨,被誉为“蜂蜜之乡”。“富裕蜜蜂”、“大例酸菜”、“江口蜜柚”、“大例清水鱼”、“练滩莲藕”等名声在外。 昭 平:天天成圩。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岳庙会期,俗称大圩期。 解放后,提倡破除迷信,崇尚科学。1988年,县人民政府把农历五月十三这一天定为“文化艺术节”。每年的五月十三那天,邻近县、乡的人们依然是如约汇集昭平,丰富的农产品也大量运集昭平,文化系统组织大型的文艺宣传队伍游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整个县城到处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赶集人数高达5万人以上。所销售的商品也是花样百出,小到针线、衣物,大到家具、电器,有农机用具、也有现代设备。并且在时间上也从以前的热闹三天到现在的热闹一个星期,前来买卖的人更是东南西北各方各路人马,真可谓:各路英豪聚欢颜。 逢星期六、星期天更为热闹,有通往五将、仙回、走马的公交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