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追寻长征路 穿越老山界

[复制链接]

523

主题

884

帖子

3242

积分

贺州普通市民

积分
32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10:22: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目小盼 于 2016-10-19 11:05 编辑

追寻长征路    穿越老山界

  1934年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经过浴血奋战,强渡湘江,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随后进入越城岭山区,到达资源县中峰镇(当时资源尚未建县,属全州县的西延区),后又折返到兴安县的华江瑶族乡,时年12月5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率领中央红军纵队及红五、红八军团翻越老山界再到达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该村当时属兴安县)宿营。国庆前后,分别从塘洞村的大竹坪、雷公田两次登临老山界,重走长征路。在雷公田至猫儿山的路上,同事相约近期在其居住塘洞村曾多次走过熟悉路况的表哥作向导,翻越陆定一笔下的老山界。经网上搜得:当年中央红军分三路翻越老山界。一路从华江乡的千祥寺出发经洞上的漕江翻越长茅界、通达坪至兴安县的金石乡(现并入大溶江镇)永安村到达龙胜县的江底乡;一路经同仁村塘坊边至雷公岩翻越百步陡到达资源县两水乡的塘洞村(该乡当年也属兴安县辖);第三路经同仁村至高寨村翻越老山界的梯子岭和猴子坳到两水乡的雷公田再到塘洞村与第二路汇合。我们在国庆前后两次走的线路应是第三路,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走的线路。

第二路也就是陆定一所在的编队行进路线。10月15日,星期六,早上8时,“山之巅”户外活动群一行10人租车应约准时从县城出发。出发前,在候车地遇见县委宣传部的熟人问去哪里,告诉其从塘洞村翻越老山界,重走长征路到兴安华江六洞。他讲陪广西电视台直播报道《红军长征过广西》也准备去塘洞,叫我们在塘洞村赵家祠堂等他们。


(康宁撮)

9时许到达老山界下的两水苗族乡塘洞村西寨的赵家祠堂,我们请的向导正好是西寨村民组的,他给我们打开祠堂的大门,参观了长征中陆定一所在的中央纵队宣传局越过老山界后宿营的祠堂。2014年的5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过境资源80周年,我第二次到赵家祠堂时,祠堂内天井杂草丛生,院空空如也,一幅破败的样子,今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这次走进祠堂,近期经过修葺,面貌焕然一新。今年的8月份被县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里面陈列了红军长征中的一些实物,张贴了图片及宣传画报。因赶路,我们没等电视台的,参观完,在大门外合影后继续前行。


(旧貌)







10时15分,到达源头自然屯,从盘旋在竹林中的一个公路转弯处弃车,开始沿陆定一长征中翻越老山界的路线徒步逆行。从公路岔入小道,前面就是小溪。我们沿着这条叫清水江的小溪溪谷溯溪而上,在溪水两岸忽左忽右交替穿插前行,踏上了陆定一笔下“下山十五里”的古道,途中4次从小溪上穿过直至与兴安县交界的山顶垭口。进入古道,从山脚至山顶,植被茂盛,从原始次森林过渡到原始森林,古木参天,遮天蔽日,一路上竹林摇曳,丛林葳蕤,流水淙淙,在这静谧的溪傍幽谷行走,用群主的话说,就是一个字“爽”。第三次横过小溪,是电站的拦水坝,小息一会,洗脸并补充水分,渠道上方,路边怪石嶙峋,一些群友又走下溪边驻足拍摄。行走了40分钟,向导在路边发现了一颗已锈坏的铜弹壳,当过兵的群
友肯定是步枪子弹壳,在其收藏前大家拍照留存。这也许是这次重走长征路的最大收获!







继续前行进入了竹海,绵延几公里直至垭口,因此有人称之为“大竹山”。其中第四次、也是上顶前最后一次在竹林中越过小溪,溪边竹林中有人居住过的遗迹。过溪后的山谷,在莽莽的竹海中夹杂着一处高大的乔木林。这里的竹子不是常见的毛竹,而是当地人称为的“苦笋竹”,竹笋为获取阳光,疯狂地往上张,成竹后修长挻拨俊秀。人们在这密不能行的竹海中砍出一条人行便道,形成竹林巷道,又如竹林隧道。

爬行两个半钟头,于中午12:45分到达资源县与兴安县的分水岭的垭口。在此吃食午饭并休息了半小时。



建筑遗迹




坳口以下兴安县的地界直到雷公岩,古道没人砍,也极少有人走,几乎荒弃,这就是陆定一笔下的“上山三十里”路。坳口边的箭杆竹形成竹拱将路盖住,要想过去,只能猫腰穿过。趁着群友休息的间隙,我用柴刀将竹枝砍除。过坳口,走过一段斜上的横路到达山脊,沿着猫儿山西边的这座山的山脊开始是下山路,直到下完百步陡到达山底的六洞河河谷。

向导说,要是天晴天,站在这山脊,眼睛向上仰望,猫儿山近在眼前;向前眺望,华江、溶江尽收眼底。


砍开的坳口



从山脊往下走,有几处要从将没过人头的竹丛中穿行,下午的3时15分,正好步行了五个钟头到达百步陡。这就是陆定一笔下打着火把走之字形的路段,整个陡坡延续到山底的河谷,我们3人走在前头,共用时15分钟。之字形的路在山脊上蜿蜒,一个接着一个,共有多少石级及之字,因没有数,说
不出个大概,向导讲是128级石梯。其中有一处是从山脊转入两侧崖壁对立的缝隙再入山脊的地方陡峭险峻,也许就是陆定一文中所说“马不敢行走”的地方。

下到百步陡山底六洞河河岸的竹林,上下坡的路基本结束,有时有些,最多几十米,可以忽略不计。沿河谷走了半个小时来到河边,跨越过河。在此中途,有一横卧路中的枯树上长满了冻菌,我们摘下有4、5斤,留着一小部分给后面的人。这些菌子,晚上在归途中的饭店煮吃了。河面上原架有桥的,不知何时毁掉,只在河中的大石上留下凿出支撑桥柱的石洞。秋天,涸水季节,我们得以跳石过河,如在雨季丰水期是难以过河的。过河后我们在河边休息了20分钟。深山峡谷中天色昏暗,不知距离接我们的车子停放地有多远,害怕天黑在山中难行或迷路,打电话给后面的人,当听到河对面的喊话声后,3人继续先行。


之字形路




百步陡最险处



下午4时20分,从河边重新钻入密林,走过两处危险的悬崖,其中一处是从光滑的石壁上穿过。这石壁在雨水季节,就是溪流的河道,3人中的一人经过时差点滑倒,我赶紧用作拐杖的竹棍伸出将他拉住。走了约20分钟,终于走出丛林,到达雷公岩,走上大道,松了口气。我们因当时不知雷公岩的
具体位置,后看群友的相片才得知,没有停留,继续赶路。虽然错失了到题有“雷公岩”字样的石壁前留影机会,但是走到前头在天黑前领略了龙塘江的美景,有得有失。

下午5时,我们到达龙塘江电站,公路通到了电站门口,但没见到接我们的车。在门口休息了一会,打电话给后面曾到过该电站的群友,问得电站到附近的村庄还有近5公里。又过了一阵,守电站的一位半老妇女从附近走向电站门口,我们问她车子是否可以开到电站,她讲高底盘的越野车和皮卡车可到。我们再次打电话给后面的人,叫告诉司机将车开过来,信号不好,对方的话听不太清楚。正在通话中,接我们的司机走来了,问他车停在哪里,他讲因有几处路不好走,车停在大约两、三公里远的地方。

我们在电话共停留了约40分钟,在司机的引领下,沿着龙塘江景区建在河岸绝壁上、还没完全竣工、尚未正式开放的挂壁人行步道前行并欣赏龙塘江的醉美风景。
六洞河在电站这一段被称作龙龙塘江。自电站到下游进电站公路过河的桥头附近约2公里的峡谷河段,碧潭相连群瀑叠,整段峡谷如同一串上天跌落凡间的翡翠项链,河流似链条,碧绿的深潭就是缀在那链条上晶莹剔透的翡翠。这里的景色媲美九寨沟。行走在这悬空的栈道,欣赏到此般美景,疲劳顿时感觉消退了大半。






傍晚6时20分,我们4人先到达停车坪,晚7时,后面的群友才照着电筒光姗姗来到车旁,徒步穿越老山界,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活动历时9个小时至此划上句号。



(作者:半岭人,桂林人论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190

帖子

3803

积分

贺州普通市民

积分
3803

社区居民

沙发
发表于 2016-10-19 12:03:48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年代的故事,让我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主题

682

帖子

2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24
板凳
发表于 2016-10-20 09:11:32 | 只看该作者
年轻一代学习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主题

682

帖子

20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24
地板
发表于 2016-10-20 09:19:19 | 只看该作者
很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去学习、知道那段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190

帖子

3803

积分

贺州普通市民

积分
3803

社区居民

5#
发表于 2016-10-27 09:00:49 | 只看该作者
珍惜现在,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贺州在线365网  

GMT+8, 2025-5-19 05:56 , Processed in 0.134930 second(s), 34 queries .

运营商:贺州八金风讯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 2013-2018 贺州在线365网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3236号-1
广告客服热线:0774--5123365 技术支持:181784650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