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赞:这个人在深山坚守了19年,感动了整个中国!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991

帖子

3197

积分

贺州普通市民

积分
31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21:15: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这个贺州人登上了中国文明网
“好人365”专栏的封面
成为第1077期的封面人物
只因她在深山坚守了19年
守护瑶乡妇女的健康
她的行为感动了整个中国!
进入中国文明网网站的“好人365”专栏,封面上赫然是吴志芬的照片以及对她的描述,短短几句,却写尽了她的付出。
“吴妈妈最喜欢笑,打针一点都不痛,我最喜欢她。”孩子们的感受最为直观。“吴医生对病人的关心甚至超过了对家人。”广西山区群众嘴边的挂着这样一句话。大家说的吴医生,就是身材娇小的吴志芬。
左一为最爱笑的“吴妈妈”

1998年从广西桂林医学院妇产医学专业毕业的吴志芬,主动申请到偏远乡镇当医生。哪怕是后来有机会调到城区卫生院工作,但她仍然申请在瑶乡支医。
有人问起她:为什么总是要往山里跑?她回答道:“偏远山区的医疗条件不比城里,很多山区不要说卫生院,甚至连医生都没有。有些群众因为缺医少药、救治不及时导致生命垂危,山里的群众更需要我。”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的偏远乡镇大山重峦叠嶂、山路沟壑纵横、群众居住分散。一个孕妇产前检查,要翻山越岭5小时才到70公里外的市医院。一个本可救活的伤重病人,往往因救护接送困难错失最佳抢救时间。整个瑶乡卫生院仅有七名医生,且三年没有一个持证妇产科医生……
    这一切让刚毕业的吴志芬倍感心酸,毅然选择了坚守。谁也没想到,她这一坚持就是19个年头,从花样年华到不惑之年,她的足迹踏遍了方圆百里的山头。
三更半夜仍出诊救人

一个寒冬的夜晚,吴志芬在大平瑶族乡卫生院值班时接到村民赵福保的求医电话,称其儿媳妇在家急产后出血不止,需要救治。三九天,当地山路窄小湿滑,走路稍不注意就会滑倒。吴志芬放下电话,冒着刺骨的寒风向患者家飞奔而去。一直忙到第二天的凌晨2点多,患者子宫出血被止住得救了。而她却因手术站立时间太久,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再次复发。
    她忍痛回到卫生院后,再也支撑不住,只好拜托同事把她送到医院治疗。在住院过程中,她的家人不止一次埋怨她,说:“三更半夜出诊,病人比你的健康还重要?”她反问道:“如果我因为身体原因不出诊,患者很可能因此丧命,相比之下,哪个更重要?”

有钱没钱都是我的病人


“只要是找我看病的,有钱没钱都是我的病人。”吴志芬常常这样说。公会镇杨会村60多岁的村民陈美兰因病急需住院接受治疗。因家庭贫困,凑不齐住院费,陈美兰无法办理住院手续。作为主治医生的吴志芬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为陈美兰垫付了500元,使陈美兰得到了及时救治。如今陈美兰已康复多年,吴志芬仍未向陈美兰提过“还债”的事。
   仅在公会镇工作的8年间,她就为偏远山区贫困病人垫资医药费用近万元。每当同事朋友问她,那些病人还你钱了吗?她总是笑笑说:“不记得了,只要她们的病好了就行了。”
从医多年,她自己都记不住多少次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到瑶寨,多少次冒着酷暑到农区抢救病人。只是记得自己背坏了5个药箱,走坏了40多双鞋子。而工作记录却把这一切清晰地记录了下来:自参加工作以来,吴志芬已累计为山区群众看病5万人次,出诊5000人次,足迹踏遍了平桂区4个偏远乡镇50多个行政村,行程约6万里。

培养山区青年医疗骨干

作为大平瑶族乡十多年来唯一的一名妇产科医生,来找吴志芬看病的人不少,但她从来不以“医”谋私,从不索、拿、卡、要,也从不接受病人的礼金红包。吴志芬凭借着高尚的医德获得了村民们的信赖。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她所在卫生院的医生、护士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患者,大家相处融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当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加入“乡医”、“村医”队伍。每当新来的同事向吴志芬请教业务上的问题时,她总是倾囊相授,边工作边指导,真正做好“传、帮、带”,让新来的医生能够迅速适应基层工作环境和岗位需要,为当地卫生院培养了一批青年医疗骨干。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她除了能熟练掌握B超等近10种先进医疗仪器应用,还能娴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常见病,为当地群众提供药费低廉并且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19年来,她多次深入村寨、社区、单位、学校无偿开展医学科普讲座,为各类病人提供电话医学咨询;跋山涉水为山里群众义诊,免费给孕妇做健康检查,义务给小孩接种疫苗。
如今,她一如既往地服务患者。谈起过去的工作经历,她说:“虽然我已告别了山区一线岗位,但是我的心还留在那里。坚持不忘初心,继续为山区村民的健康努力。”她也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的医生,帮助更多山区的孕产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图源自中国文明网、贺州市文明办)

(来源:中国文明网、贺州市文明办、贺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贺州在线365网  

GMT+8, 2025-5-14 17:40 , Processed in 0.105033 second(s), 33 queries .

运营商:贺州八金风讯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 2013-2018 贺州在线365网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3236号-1
广告客服热线:0774--5123365 技术支持:181784650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