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之道 老师就是养蚌人 有人戏言:“中职学校就是一个少管所!”但在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毛永幸老师眼里,再淘气的学生也还是尚在孕育的珠蚌,做老师的就是养蚌人。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塑造他们,是教师的天职。2003级烹饪(1)班的韦同学,曾经被认为毫无前途,家长几乎放弃了他。毛老师细心地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创造机会鼓励他参加各种活动,如烹饪大赛、校园十大歌星大赛、班级联欢会等,通过越来越多的成功体验,他把毛老师视为可信任的知心姐姐,“姐弟”之间经常以书信形式交流,一段段谈话、一封封书信、一次次倾听都可以传递信念和理想的方式。 有时候人的改变就是那么简单,赢得尊重,就赢得了自信,毕业后的韦同学年纪轻轻成长为酒楼的厨师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遇到一位好老师是学生之幸,很多曾经被认为没有希望的学生,人生也由此被改变。 师德之美 爱学生不图回报 为人师,奉献与爱是两个重要的关键词。来自南宁市横县莲塘镇六莲村委小学六蓝教学点的任少芬老师讲述了她的从教故事:班上一位姓周的学生,成绩中等,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无法生活自理,小周没有一个朋友,班上也没人愿意和她玩,排队时也离得远远的,因为她经常不换衣服,不洗头,身上有异味,性格还有些古怪,有时候还不来学校。后来任少芬多次找她谈心,还给她买了学习文具、洗发水、沐浴露,学校有资助,就优先给她。从那以后,她的衣着整洁了,异味没有了,班上也有一些同学愿意和她玩了,她比以前更自信了,期末考试取得全班第三名的好成绩。面对这样一个孩子的转变,任少芬很是欣慰,为人师,不就是为了能在孩子心中点亮一抹希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