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只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人物”! 从黄巾军中的卑微一员,改投到关公将军帐下,早晚牵马执鞭随蹬。 历史车轮滚滚而去,淘尽无数英雄豪杰。 他的一生中,似乎并没有多少丰功伟绩,人们却记住了他,还亲切称他为“周大将军”。 更为重要的是,在历朝历代敬仰的无数关帝庙中,有关公庙就有他。 这位“关西大汉”,与关圣帝君同被供奉在庙堂之中。 一生之中,他做了哪一件正确的事,得以留名青史,风光无限。 “源易缘”今天为您解读。 (一) 无论是在中国的“四大关帝庙”,还是民间供奉有关公的道观、寺庙中,关帝神像前,左右通常都立有两位神像。 左边:一位年轻英勇俏俊的小将,名叫关平,一手托印。 他是关帝的义子,曾随关公南征北战,屡立功劳; 右边:一名身材高大的黑脸大汉,面露威严之色,一手执刀,头戴风帽,立目虬髯。 他叫周仓,是关羽的副将,也是关圣帝君的“贴身侍卫"。 在关汉卿的杂剧《单刀会》里,周仓威风凛凛。 随关羽赴会之前,他唱道:“志气凌云贯九霄,周仓今日逞英豪,人人开弓并蹬弩,个个擐甲与披袍,旌旗闪闪龙蛇动,恶战英雄胆气高。” (二) 有缘千里来相会。 在认识关公以前,周仓的人生事业,并非那么如意。 史载:周仓原为黄巾军张宝的部将。 张宝死后,周仓和同是黄巾军的裴元绍,率部啸聚山林。 关羽千里走单骑时,周仓本打算和裴元绍一起投降关羽,却发现裴元绍因欲误抢蜀国“五虎上将”赵云的马,已被杀死。 久慕关羽盛名,周仓遇到了关公,请求跟随,上演感人一幕。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这样描写。 周仓:“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蹬,死亦甘心! 关羽答:“汝若随我,汝手下人伴若何”? 言语之间,关羽对周仓有了好感。 周仓言毕,走到将军马一侧,弯腰躬下身子,请关羽踩着其背上马。 周仓的身材并不高大,关公不忍心。 周仓却再三坚持和要求,最终,诚心打动将军。 脚踏周仓弯背,关公一跃上马。 周仓上前牵马而行。 此时,关公已被周仓感动,也已将他看成了自己的心腹。 (三) 天生我材必有用。 一个人心胸和定位,决定了他的态度,也会决定他以后的成就。 虽然出身不好,周仓在认识关羽前,手下已集结了几百人。 而且,周仓的武艺还不错,如果找工作的话,可以谋求更高的福利。 那时,关羽也并非功成名就,他也完全可以向将军提出更多的要求。 可是,周仓只希望成为关羽身边一个兵卒。 “每天能够给关将军拿着马鞭”。 周仓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忠心耿耿,一生勤勉,不坠其凡志。 此后:周仓跟在关公身边,不离左右,他对关公无限崇敬,觉得很幸福,就是死了也值。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攻打成都,周仓跟随关羽镇守荆州。 关羽水淹七军时,周仓生擒魏军的立义将军庞德; 关羽晚年兵败麦城,被东吴健将吕蒙斩首。 周仓闻知,在麦城失声痛哭,拔剑自刎而死,自杀以殉。 后人称周仓为“天下第一忠心之人”,后又被追谥为“武烈候”、“忠义勇公”。 为关公扛刀一世,关公尊神之后,周仓和关平仍是关公的贴身保镖,同供奉于一庙堂,陪伴将军永生。 更多分享,敬请关注《做对了什么,他风光无限:与关公同享立庙奉祀(下)》 (原创声明: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刊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载,请通过本平台留言获得授权。) 来源:源易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