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精华

[复制链接]

432

主题

1406

帖子

3706

积分

贺州普通市民

积分
37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21:53: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少年退学读经10年 现在识字成问题

郑惟生的朋友圈,他已对读经教育产生了困惑


郑惟生展示他“包本”背诵的经典书籍文礼书院的“教室”。8月中旬学生放假,一位教师留守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学者王财贵在大陆宣讲并建立起一套名为“老实大量读经”的“理论体系”,自言以培养圣贤为目的,以全日制读经为手段。彼时,正是国学热兴起,“读经运动”在中国勃兴之时,王财贵的理论获得大量信众支持。十年前,读经热进入高潮,全国近百家读经学堂雨后春笋般建立,大批少年离开体制教育,进入读经学堂求学。如今,最早的一批读经孩子已经成人,他们也成为了这场体制外“教育”的实验品。


很少有人的求学经历,比济南少年郑惟生更曲折。

小学四年级时他离开体制教育,此后九年,辗转八省,先后在十个读经学堂求学。郑惟生回忆,那是一种接近清修的生活,居于深山,无电无网,与经书为伴,每天背诵十小时。


郑惟生退学的2008年,正是“读经运动”在中国勃兴之时。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宣称能帮孩子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与孔、孟产生心灵呼应,造就大才,甚至圣贤。

                                                                  


这与家长们逃离体制教育、追捧传统文化的热忱不谋而合,此后在全国建起的上千所读经学堂里,都是摇头晃脑背着经典的学生。

如今,较早的一批读经孩子已经成人。19岁的郑惟生在背完20多万字的经书后意识到,自己为之努力的一切都已付之东流;20岁的江苏姑娘李淑敏在大学旁听时,被突然的震撼所包裹,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学的美。

从狂热、受挫、困惑到反思,他们推翻了自己曾真诚信仰,并奉献了全部生活的东西。


                                                              


正如读经界一位人士总结:现在回过头去看,对孩子来说,这真是一场残酷的实验。


2015年,郑惟生终于下定决心,准备自考。自考、艺考,回到体制教育,这也是大多数读经孩子最后选择的路。

同年,近十位读经孩子的家长陆续找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柯小刚。柯小刚穿布衫,蓄长须,一副夫子模样。他长期观察民间读经运动,常发表建设性意见。他自己也开办书院,在业余时间教授国学。


来源: 新京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2

主题

1406

帖子

3706

积分

贺州普通市民

积分
370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21:53:50 | 只看该作者
好中华出人好才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1442

帖子

4172

积分

贺州普通市民

积分
4172
板凳
发表于 2016-8-30 07:44:44 | 只看该作者
经书???个人认为,古人各种东西都贵,为了节省笔墨故意浓缩为经书书写的,现在网络普及,浓缩大家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贺州在线365网  

GMT+8, 2025-5-20 21:50 , Processed in 0.116766 second(s), 32 queries .

运营商:贺州八金风讯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 2013-2018 贺州在线365网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3236号-1
广告客服热线:0774--5123365 技术支持:181784650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