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就是说,南唐后主李煜,跟佛祖、基督一样,有承担着整个人类的痛苦、罪恶。 佛祖跟基督,都是看尽了人类的痛苦与罪恶,想为人类寻找解脱救赎的方法,为什么王国维却把一个亡国之君,提到一个跟佛祖与基督的高度呢? 其实,王国维的这个类比,是文学意义上的,而不是逻辑意义上的,通过这样的类比,王国维意在表达,后主李煜,他的词,从自己的痛苦出发,涵盖了整个人类的痛苦,写出了所有人人生的缺憾。 试看这首--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后主的这首《相见欢》,就写尽了人类所共有的缺憾,包含了所有人对人生苦痛的浩叹。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表面是写晚春时节,春花凋谢,却蕴含着人一切美好的事物的逝去。春花凋谢,如果是自然凋零,虽为遗憾,也就罢了,然而,这春花,却是不断地受到外在的风吹雨打,不断经受苦难的侵蚀而凋零。 美好的事物逝去,不就是人生最大的缺尽缺憾吗?美好的事物不断地受到外面苦难的侵蚀,不正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吗? 这美好的事物,在自然这里,是春花,在后主那里,是他的国,是他曾经美好的生活,在你这里,可以是你美好的愿望,是你美好的爱情,是你人生的理想。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寒雨打在春红之上,留下晶莹的露珠,就像美人流下的泪珠,这一切,让人无比的留恋,然而这一切终将逝去,人生长恨,就像水长东流,不可挽回。 李后主的这首《相见欢》,在惜春的情感中,容纳了人类所有的缺憾、痛苦、无奈,没有他那有着巨大落差的人生,定然写不出这样痛入骨髓的词,有情人读到这首诗,定然会禁不信潸然泪下! 文 | 谢小楼 每天一首古诗词: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来源:倚剑听雨楼
转自:北京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