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瘦肉精事件的爆发让市民对猪肉的安全问题持续关注,土猪市场也应运而生。号称“健康、营养”的土猪,价格是一般猪肉的一倍甚至更多,却仍然不乏购买者,且保持滚雪球之势。以太白市场为例,短短300米距离内就有7家土猪肉店。土猪肉与普通猪肉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土猪肉会得到如此青睐?市场上号称的土猪肉真的这么“土”么? 店主:一分钱一分货 这个道理总没错 7月21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太白市场,只见300米距离内,就有7家土猪肉店,“莲塘土猪”、“桂岭土猪”、“华山土猪”……统一打着“土”字招牌的猪肉店令不少市民挑花了眼。 在一家10多平方的土猪肉店内,灯光明亮,墙上张贴着农业部、区农业厅等单位颁发的各种认证书和荣誉证,货架上摆满了猪肉。“排骨啊,没有了,这个时间哪里还有。要的话明天早点来,或者你现在订也可以。”头戴印有店标的帽子身穿制服的店员一边帮顾客称肉一边回答着另一位顾客。 这名店员介绍,尽管自家肉比一般店贵,比一般的肉一斤要贵6、7元,但“吃过就知道好”。他说,每天上午6点半开门时就会有很多老顾客在店门口等候,“排骨、内脏、猪脚等都是抢手货,基本上一过8点,就只剩下猪肉了。”据其透露,该品牌在八步区共有6家店面,太白市场店是其中销售量最大的,每天销售量达到200、300斤。对于太白市场内土猪肉店越来越多的境况,店员表示“每次一有新开的店都肯定会有影响,但是我们有自己的老顾客,吃过了别家再来吃我们家的,就知道来我们这里买了。” 与此同时,其他店铺却也显得底气十足。 “我们家的肉,我敢说是贺州市最好的土猪肉,绝对正宗。”一家有着店面,却将“土猪肉专柜”摆到公路边的店主介绍,“土猪肉肉质、口感、营养价值都要比普通猪肉高,但价格却高不了多少。普通的五花肉是8、9块钱一斤,我们的土猪肉10块钱也能买到了。” 当记者问及同样号称是土猪肉,为何旁边的肉摊会比较便宜时,摊主脸上出现一抹幽幽的笑容,“那谁知道呢,看到别人卖得好,自己也挂个招牌呗。不过我告诉你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总是没错的。” 消费者:大家都买我也买 准没错 “因为猪肉贵,所以品质好”,这样的观点也得到不少消费者的认同。 一位正在购买猪肉的年轻顾客表示,自己并不会看土猪肉。只是看到“店面正规,干净,多人买,服务好,所以就跟着买了。而且店里买到的肉吃起来好像真的比较鲜甜,有肉味。一顿也吃不了多少肉,贵也贵不了多少,就当图个心安呗。” 另一位正在买肉的刘小姐也表示,虽然“普通肉是8、9块,我买过15.8元的土猪肉,比一般肉要肥很多,那就应该没有放瘦肉精吧。而且颜色比较红,煎出来的油特别香。贵肯定有贵的道理。” 在土猪肉店受欢迎的同时,也有部分消费者不买账。“买了几次所谓的土猪肉也没感觉跟普通的猪肉有什么区别,价格还比普通猪肉贵。商家就是王婆,肯定要把自己的东西往好了捧,所以挑选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己的眼力才行”家住太白西路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偶尔也会买些土猪肉来尝鲜,但是似乎每次买到的肉都不像商家吹嘘的那样“肉质鲜美”,“有嚼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养殖户介绍,自己养殖生猪已有10年,虽然知道土猪售价高效益好,但由于土猪生长周期长,出栏慢,所以宁愿养一般的猪,“只要(一斤)卖到6块5,就保本了。卖到7块,都不打紧了。” 专家:土猪只是一种俗称 无公害产品才是官方标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购买土猪时,“好吃、安全”常常被市民津津乐道。然而,对于究竟什么样的猪肉才是土猪肉,土猪肉究竟土在哪,市民却知之甚少。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杨所长介绍,平时所说的“土猪”其实只是一种通俗说法,目前该行业并无国家政策文件对其做出具体的标准、规范,也没有办法对“土猪”做出确切地认定。一般来说,土猪是指品种具有地方性、本土化特点的生猪种类,例如黑皮猪、陆川猪等。与一般被圈养4个月就能出栏的普通猪不同,土猪在长达7、8个月的长时间养殖期内,以谷糠、玉米粉、红薯藤等为主食,绝对禁止添加含有抗生素的饲料。这样肉质香、药物残留少、达到对大众消费者承诺的猪就是约定俗成的某种意义上的“土猪”。然而,由于缺乏标准,尚无法通过数据、指标等科学方式来认定某头猪是土猪还是饲料猪。但杨所长表示,“无论是什么猪,只要是上市的猪肉,必须经过动物检疫和产品检验,每头猪都必须具有‘两证两印’,这是最起码的。” “虽然目前没有土猪的国家标准,但是有实力的土猪养殖场,可以进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专家介绍,虽然土猪与无公害猪肉是两个概念,但如果能通过认证,企业本身的品质足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并占领市场。 据市草地建立监测站工作人员介绍,养殖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产地环境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养殖地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地)域;养殖地区域内及上风向、浇灌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产地区域范围明确,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其中生猪年出栏4000头以上;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制度)和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要求;无使用、存放国家禁用、淘汰的投入品,按规定使用投入品;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免疫档案等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动物疫病免疫、监测以及消毒等工作;建立真实、完整的养殖生产、投入品使用、产品销售等可追溯的记录档案;产地产品实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进入市场的产地产品逐步实行标识管理,标明产地证书号、地址、生产经营主体、出栏(捕捞)日期、品种、数量等;畜禽产地必须获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并逐步实施免疫标识管理等,只有符合以上条件,才有可能申请并获得养殖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尽管条件苛刻,但目前全市建立无公害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153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1个,自治区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6个。而已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畜牧养殖场就有35个,2013年出栏的无公害生猪达29.62万头,其中,约11万头生猪用于供应本地市场,剩下的则供应到广东、湖南等省份以及广西梧州、桂林、柳州、河池等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