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市民向本网小编反映,太白湖本来是贺州的一个天然公园,但现在垃圾成灾了,希望小编能关注一下。于是,小编马上来到报料者所说的太白湖附近。 小编 根本没费什么力气就拍到了这些图片,因为垃圾就在路边。连成片的垃圾与各式各样“严禁在此倒垃圾”的告示牌在同一个画面中,显得有些讽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垃圾堆这么高也非一天两天,更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为了搞清都是些什么人在为这些垃圾堆“添砖加瓦”,小编决定在附近蹲守。9时左右,小编 看到一名穿着反光背心的中年妇女,骑着自行车运送一个黄色大麻袋来到这里,紧接着,她将麻袋内的东西倾倒在了路边。随后小编上前查看,倾倒的物品是一些碎树叶。在新倒的垃圾旁还有许多已经枯黄的树叶,由此可知,在这里倾倒树叶已经不是一两天了。
随后在上午10时、11时这名穿着反光背心的阿姨两次回到此地倾倒同样的碎树叶,当小编 上前询问这名阿姨是什么人,为什么到这里倾倒垃圾时,她并未回答小编 问题,小编 只能跟随阿姨来到桂梧高中路口,看她把地上刚被修剪的枝叶装入麻袋中。见小编 拍照,阿姨非常不耐烦的说“等下我会丢去垃圾桶啦,你们别拍了,那么多人乱丢垃圾你们不去拍。”
或许在大白天用大型车辆向路边倾倒垃圾太显眼,或许蹲守的时间不够长,在小编 蹲守期间,没有发现倾倒建筑垃圾的车辆。在“垃圾路”附近,小编遇到了一位捡拾废品的孙师傅,76岁的孙师傅告诉小编 ,附近的百姓把生活垃圾倒在这里是贪图方便,在垃圾堆中占少数,而大量的建筑垃圾来自于各种建筑工地,还有就是店铺的装修垃圾。孙师傅说,其实也不能怪这些建筑工地或店铺的老板,因为他们已请人把垃圾运走,至于运到哪里他们一般不过问,但是运垃圾的司机为了减少运输成本,“节约”时间,就把垃圾运到这种人少的地方。 孙师傅告诉小编 ,他捡拾废品多年,从一年前开始,这里成了他新的“阵地”,因为垃圾多,能捡不少废品,他几乎天天来到这里捡拾废品换取生活费,一些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也会来此捡拾。 对于垃圾问题,有着八年捡拾废品“工作经验”的孙师傅认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垃圾,只是远和近的问题,你不可能不给他倒,只是怎么个倒法,怎么样比较干净卫生而已。” 小编
了解到,在我们城市的周边不止这一处类似的露天垃圾场,甚至在去垃圾处理站的路上也有这样的露天垃圾场。我们要创卫生城,我们要清洁城镇乡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者拿回一个烫金匾额就行了,而是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希望有关的部门能行动起来,加强管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这些“自然”形成的城边露天垃圾场应该何去何从,我们还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