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蝴蝶效应伤及生存空间 为应对反垄断调查,国内进口车已纷纷选择了降价。继7月底捷豹路虎首先宣布下调包括路虎揽胜在内的几款车型平均高达20万元的价格后,尾随而至的奔驰、宝马、克莱斯勒、广汽丰田、本田等也选择加入降价阵营。 由于进口汽车的总代理制的经销模式受阻,按理国内汽车品牌可以凭借渠道优势借此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担忧,本轮降价风暴或诱发蝴蝶效应,将伤及自主品牌汽车生存空间。 因为高端车型价格向下压缩势必给中端市场传递负面预期,中端价格下探进而又逼迫低端市场下调价格。这种梯次性传导效应是基于购买者对性价比的认可。性价比作为一种计量的量化方式,被视为购买者重要参考指标。 当进口车型的价格水分被挤掉,维修保养费用大幅降低,性价比将大幅提升,这使得原来部分合资品牌的目标客户将转向豪华品牌。为了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合资品牌们的整车及零部件保养价格,或跟风下调,这样一来,对自主品牌将造成更进一步的挤压。 ![]() 国内汽车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目前平行进口的价格优势已强化了这种梯次价格传递的负面预期。消息称,上海自由贸易区开始直销进口汽车,相比4S店便宜二三十万且现货供应。一旦平行进口的放开,这无疑将打破跨国厂商长期独霸的总代理和授权垄断模式,进而有利于增加市场供应,冲击现有价格体系,抑制进口车的高价格。 此外,本轮反垄断风暴虽剑指进口车企,但从纵向垄断来讲,国内的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亦不排除存在垄断行为。这也意味着合资、自主车企不仅仅来自上端价格压缩式调价,而且亦存在来自自身价格调整。毕竟,反垄断并非价格越高就存在垄断,价格低则没有。 |